English

图书零售业直面WTO

2000-12-0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陈 玲 我有话说

●随着WTO脚步的临近,我国出版业将率先开放图书零售市场。尽管消息还不太确切,但多数业内人士相信,图书零售市场开放的时间在2001年左右。未雨绸缪,我们首先得清楚,“入世”究竟对我国图书零售业提出了哪些开放要求?其次,外国书商最有可能从哪里切入国内市场?

●尽管绝大多数WTO成员国都对本国的出版业采取适度保护的政策,但出版物的分销(含零售、批发等)却都明白无误地处于开放领域。根据非官方渠道的消息,中美已达成协议,我国将允许外资介入出版物的发行业务。

●中美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政府协议中规定,中国允许外方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分销音像制品、书籍和杂志,其中在2001年开放零售业务,2003年开放批发业务。中国将允许外国在从事这些分销的合资合作企业中占49%的股权。此外,中国还承诺开放电讯领域,允许外方通过中外合资合作的方式参与ISP和ICP业务,并可占有49%股权。

国内图书市场的竞争已经达到异常激烈的地步,新华书店系统和特色民营书店形成对峙,各种俱乐部、连锁店也纷纷演绎自我品牌,异军突起的网上书店更是毫不含糊,本着“烧钱”的气势赔本赚吆喝,当然赚的还有良好的未来预期。

但是尽管如此,外国书商的介入还是会令业已激烈的竞争上升到白热化的程度,国内图书市场将会面临或许是几十年来最大的

冲击

冲击力主要表现在外国书商大资本、大运作的经营手法。外国书商大都拥有雄厚的资金,而且在资本运营方面有着娴熟的经验。相对而言,新华书店的实力固然雄厚,但是地方决策分散、运作有欠灵活也是不争的事实;民营书店虽则市场运作灵活多变、富有特色,然而倘以匹夫之力,恐不抵千军万马。有关数字表明,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前10家出版社1998年的销售总额都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德国贝塔斯曼出版社高达55亿美元,而我国1998年的图书销售总额为1300亿人民币,差距极为悬殊。尽管国内的书价要比国外低上数倍,但十亿人的巨大市场,岂可等闲视之。其实,国外书商早就对它垂涎三尺了。有消息说,在今年的第八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国际出版商协会主席佩雷·维森斯、名誉主席费尔南多·盖德斯、秘书长穆勒等要员集体亮相,对中国出版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参观上海书城时兴奋地表示:“我愿意到中国来投资、发展,在中国作一个出版商太幸运了。”

不过,讲求平等互惠的WTO带给中国出版业的当然不仅仅是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机遇

首先,开放图书零售市场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在自我改进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国外书店的管理方式或经营模式,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甚至走出国门闯市场。

其次,我国开放图书零售市场后,同时就有权进入其他WTO成员国的图书零售市场,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发展多语种、多文化的出版事业,实施全球商务战略。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出书品种最多的国家,以汉语为主,而华人遍布世界各地,仅拓展海外华人图书市场就蕴含着无限商机。当然,由于文化事业的特殊性,各国都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非关税壁垒,因此,了解他们的法律法规和文化背景也是很重要的。

最后,开放图书零售市场有利于促进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出版业在市场化方面相对滞后,法律法规也不健全。开放零售市场相当于开了一个窗口,在适当保护国内出版业的同时,学习国外的出版管理法规,也是不无裨益的。另外,WTO的透明度原则对我国的行业法规管理提出挑战。如何使各种法律条文和行政法规体系完善、告知公众,是最终开放出版业前必须完成的使命。

在入世之前,让我们先了解国外图书零售市场的

特点

首先是竞争激烈,购并频繁,向“出口型”转变。据统计,全球图书市场总值超过8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将近三分之一,其次是德国、日本、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中国位于第十名。约三分之二以上的图书市场集中在欧美国家,使得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出版发达国家的国内出版市场已经基本饱和,迫使他们纷纷向海外拓展,形成“出口型”的出版业。

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又直接诱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购并狂潮。购并是许多大型出版集团在拓展海外市场时普遍采用的手段,购并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出版业的高度垄断局面。

其次是网络出版和网上书店持续走强。随着电子书、即时印刷等新技术逐渐为民众所接受,网络出版开始爆发出势不可挡的增长劲头。而网上书店则成为图书销售的新增长点,扩大了图书市场。许多大型书店和出版社也都开始在自己的网站上宣传图书或直接售书。著名的网上书店有美国的亚马逊书店和巴诺书店、英国的因特网书店和瓦特斯通书店、德国的BOL书店。网上书店的垄断格局也日益明朗:在美国80%的网络图书市场由亚马逊控制,还有10%由巴诺掌握。

第三,欧洲国家逐渐取消图书定价制度。受到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化趋势的影响,有人认为图书定价制度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主张取消。这一主张得到欧洲国家的支持。英国1996年取消图书定价制度,结果引发了英国图书销售市场上的一场革命,图书零售和批发迅速展露生机。英国头号图书批发商博特拉姆斯图书批发公司1999年的营业额上升了28%,利润增长33%。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实惠。此后,欧盟委员会也要求其成员国消除图书价格方面的所有约束。

面对来势汹汹的国外兵团,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国内图书零售业也有自己的

优势

首先,网络庞大的新华书店是我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拥有大规模经营的经验和实力,其品牌价值也不可估量。现在许多省店在省会城市开设大型书城,如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上海的上海书城、辽宁沈阳的北方图书城、湖南长沙的湖南书城、四川成都的西南书城、安徽合肥的安徽书城、浙江杭州的音像发行大厦,等等,纷纷抢占城市图书零售的主导地位。而广大中小城镇星罗棋布的新华书店更是不可胜数。另外,新华书店成立历史长,又属国有,其建筑大都占据各城市或县城的中心位置,在寸土寸金的今天,可谓得天独厚。

其次,二渠道近年来获得了较大发展,活跃了我国的图书零售市场。许多富有特色的民营书店,如风入松、国林风等,在经营学术图书方面颇有影响,吸引了稳定的读者群。还有一些运行机制灵活的书店,如席殊书屋、科利华、诚成、科文书业等,在探索连锁经营、俱乐部经营等方面也有了一定基础。而一些网上书店,如当当、8848等,与国外书业电子商务的技术差距无几,但在网上支付和物流配送方面受到瓶颈制约。

最后,国内书店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势,即文化亲和力。这是国外书商花大钱也买不到的,毕竟书店出售的是“文化”而不是“汉堡包”,许多读者看重书店里弥漫着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过,外国书店夹杂而入的西方文化品位,是否一样会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读者的选择?

实力相当的两军将会有一个对峙之期,那么外资将会选择哪一个

突破口

从上文的分析对比来看,他们最有可能在中国搞连锁形式的超级书店。尽管在黄金地段搞基础建设,与新华书店一争高下是不可能的,但是租用商业楼盘却十分可行。据悉,去年底中美就加入WTO协议签订后,贝塔斯曼随即就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的正对面,即首都时代广场购置了6000平方米的商场和写字楼,并把总部迁入其中,正面虎视西单图书大厦。

其次,为了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国外书商还会一如既往地实行购并策略,那些颇有特色的民营书店无疑会成为首选目标。

此外,我国在无店铺销售方面一直没有起色,而外国书商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信誉,所以图书的直销和邮购可能是最快被外资抢占的市场。上文提及的贝塔斯曼图书俱乐部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

尽管WTO给我国的图书零售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说,WTO并不是多么可怕的“狼”,它只是我们前进的必经之路。泱泱大国,济济万民,何所惧哉?沉着坦荡,锐意进取,方显我族本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